飞剑问道 > 历史军事 > 神丛记 > 第二十章 灯市

第二十章 灯市(1 / 1)

回到越府,朱祁铭将今日太后说的一番话悄悄告诉了父王。

越王的脸色有片刻的凝重,叹道:“唉,太皇太后年事已高,庇佑不了你一生,她老人家总有一日会把你托付给皇太后的。你若随了父王,一世逍遥自在倒也罢了;若想有所作为,那咸熙宫一关迟早还是要过的。既然皇太后有心,你入宫居住也是好事。”

朱祁铭终于明白太后何以那么自信了!心中顿感万分的纠结,耳边隐隐有个声音在呼喊:干脆逍遥快活一世得了!

可是,这声呼喊说服不了他自己,内心深处似乎在拼命挣扎,分明对虚耗一世光阴的人生境遇倍感不甘。

这时,越王低声道:“父王要去灯市,太皇太后特意交代,让你同去开开眼界。记住,太皇太后是支走了所有的人,隐秘吩咐此事的,你得仔细,千万别告诉别人,路上不可抛头露面!”

“孩儿明白!”朱祁铭应了一声,心中乐开了花,却也不敢尽情欢呼。

越王带上梁岗、黄安,点了二十余名厚甲护卫、十名便装护卫、五名丫鬟,分乘六辆寻常马车,于申正时分出了越府,不事张扬地赶往灯市。

车队尚未抵达灯市口,就见行人愈来愈多,一支长长的商队堵住了街口。越王一行人只得停下车来,静待商队过市。

朱祁铭自乘一车,身边只跟着三名便装护卫。他正想掀帘看看街景,忽然想起了父王的告诫,便无奈地罢了手。

突然,车外响起马的嘶鸣声,紧接着是两道尖细的呼喝声,声音似乎近在咫尺,而且十分的耳熟。

朱祁铭将车帘掀开一条细缝,拿眼瞧去,嗬,原来是咸熙宫的毛贵、王青二人!

只见二人坐着一辆超大的马车,车厢得有寻常马车的两个宽,顶上竟然无棚!

坐敞篷车?你们以为自己是潘安啦!做“掷果盈车”的美梦也得踏准时节呀,难不成要路人扔雪团、冰块?

朱祁铭暗自吐着槽,就想合上车帘,却见毛贵的一只手搭在了王青肩上,脸上满是悲天悯人的表情,便立马来了兴趣,想听听他说些什么。

“我说王兄,胳膊拧不过大腿,你便忘了秋娘吧。可惜呀,解语花般的秋娘竟成了喜宁之妻!”

王青眉毛一竖,脸挤成了便秘相,显然是被人揭了旧疮疤。

朱祁铭不禁摇头,这个毛贵,说话不过脑子,尽往别人伤口上撒盐!

娶妻?内侍也娶妻?想到卫王给内官的差评,又听说喜宁暗中娶妻,还横刀夺爱,朱祁铭突然对喜宁生出了一分厌恶感。

忽闻王青冷哼一声:“忘不了又能如何?我又不像人家那样有皇上御赐的良田美宅,我哪娶得起秋娘?”

毛贵摇头道:“京郊中等宅第值不了多少银子,宫中便有不少弟兄在京郊置宅娶妻,我说王兄,你不会连这点银子都没有吧?”

王青嘴角抽搐了几下,瞪着毛贵道:“天涯何处无芳草?我还有位相好,彩凤楼的阿菱姑娘,众所公认的美人!”脸上随即浮起一丝得意之色。

毛贵脱口道:“别提那风流娘们,她可不是一盏省油的灯!你是净了身的人,你若娶她,万一那娘们红杏出墙,那你还不得天天戴绿帽子?”

朱祁铭顿时同情起王青来,再这样下去,王青非被毛贵折磨死不可。这个毛贵恐怕腌腊肉时都不舍得如此撒盐!

只见王青双眼冒火,扭头冲车夫怒吼道:“你会驾车么?方才老子骨头架子都散了!”

朱祁铭觉得好笑,担心自己一时失控笑出声来会暴露行踪,便果断地合上了车帘。

商队终于走远了,朱祁铭乘坐的马车随车队徐徐启动,只缓行了不足一里,便进了灯市。

车队在一处有帷幕遮拦的大棚内停下,一行人自后门进了一幢市楼。

十名便装护卫分成两班,守住前后门,二十余名厚甲护卫随越王上了二楼,朱祁铭与五个丫鬟则留在楼下。

不一会,梁岗与黄安领着一帮神秘的人上了楼。

这些人想必就是瓦剌使臣了!朱祁铭只瞟了那些人一眼,就果断地收回了目光。

透过正门的珠帘,可见夜色已然降临,街面上处处张灯结彩。

初次置身于灯市,近观市景,朱祁铭倍感兴奋。

上元夜张灯始于唐初,当时只燃一夜灯,盛唐时,唐玄宗增定正月十五前后两夜燃灯,变成了三夜灯,称“金吾驰禁,开市燃灯,永为式”。唐玄宗想“永为式”,大宋皇帝可不买账,北宋乾德五年,宋太祖下诏:“朝廷无事,年谷屡登,上元可增十七、十八二夜”,于是上元燃灯变成了五夜灯。南宋理宗淳佑三年,又定正月十三“预放元宵”,增为六夜灯。明太祖朱元璋更是慷慨,敕谕放灯十日!灯市始于正月初八,罢于正月十七。

东安门灯市共三行四列,用明代人的话说,便是“省直之商旅,夷蛮闽貊之珍异,三朝八代之骨董,五等四民之服用物,皆集”,“九市开场,货随队分,人不得顾,车不得旋,阗城溢郭,旁流百廛也”。

十日灯市以元夕为盛。但见处处彩灯高悬,如花似锦;不时有焰火齐施,星月无辉;众多乐班、杂耍班占场为戏,观者如云;童子雀跃擂鼓,彻夜不息。

寻常百姓川流于街市,贵族、富豪家眷则在市楼上设珠帘翠幕,登高远观。另有文人雅士聚于灯市四周的茶楼酒肆,即景赋诗。

“若能在楼上观景便好了。”朱祁铭自叹一声。望着帘外的车水马龙,只过了不到半柱香的功夫,新奇感就消了一大半。

抬眼浏览市楼上的无数彩灯,想从中寻找诗情画意。好一番搜肠刮肚之后,竟找不出一首大明士子咏叹灯市的诗词来。

他不甘心,很想找个饱学之士问问,扭头望见室内仅有的五人,片刻之后,不禁摇头叹息。

其实,他大可不必如此纠结。明初最有学问的人是各级官员,而朝廷明令禁止六部官员赴灯市。即便有胆大的官员违制私逛灯市,也只能轻轻的来轻轻的走,哪敢留下什么云彩?

咏叹灯市的诗词盛于明代晚期,朱祁铭的寿命恐怕不会超过两百岁,故而等不到那一天。

渐渐地,朱祁铭开始漫无目的地茫然四顾。

突然,帘外一个六七岁女孩的身影映入了他的眼帘,顿时,一道奇异的感觉从心底滑过。

他缓缓站起身来。

最新小说: 穿成首辅大人的童养媳 三国美色 公主万福 说了多少次,别管我叫大哥! 我的女友是诡异 诸天武侠:从全真开始 快穿之女主终结者 催昭嫁 真名媛穿成假千金 霓裳铁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