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>不知怎搞的,烦躁不安,无比的烦躁,感觉有一种无法排解的压抑在心中撕咬。不知那些在梦想路上一路奔驰的人是不是和我一样?
对眼前的生活极其不满,但一时半会之间又不能有实质改变。感觉这每天的琐碎在慢慢消耗,慢慢吞噬自己的青春,难道我就要这样躁动下去,难道我就这样和那些没有共同语言的人在一起生活工作?
上班就是长达40年的有期徒刑和退休后的保外就医;如果不能冲破这座围城,总有一天是哭着站起来,站起来还想哭,你想下半生一直过这样的生活?
纵使对未来满怀信心,但不可否认,我的耐心在不断消耗,实在是感到这每一天都在坐牢。就是坐牢,在一个自己不喜的环境里,和一群不是同类的人共存,无法沟通,无法交谈,实在是无时不在,无处不在的捶打和历练,难道这就是在路上的感觉?
前两天在看海明威“老人与海”,开头处不觉得怎样,可直到看的愈深,则愈发动人。我想每一个在路上的人多能读懂他在字里行间的意蕴,每一个在为梦想追逐的人都可以从中得到共鸣。开始时老头出门打鱼总有人相助,那个男孩一直陪伴身边,那是有所依仗;可后来在一次伟大的航海生涯中他终是孤身一人,终是独自面对命运。就在这里,就是在那里,他遇到了上天送给他的礼物,也是上天对他的考验。
一条鱼,一条超出往日想象的鱼,老头的鱼钩勾住了它,可又何尝不是它勾住了老头呢。人生中总有一次裂变让你重塑自我,于强者此乃莫大之造化,于弱者实则天降之横灾。
TOBEORNOTTOBE,IT'SAPROBLEM。
挑战开始了,老头的精力在不断消耗,马林鱼的精气也在不断消磨,斗智斗勇,层出不穷,就看谁能熬得过谁,从不后退。其实真正比拼到最后,哪里还有什么阴谋诡计,哪里还有什么军阵之计,就看你一拳,我一拳,谁扛不住谁下地狱。
根本无需什么华丽的招式,也无需搞什么花架子,就像我高考那会,班级那些个人哪个不学到晚上12点,可考上的又能有几个呢?抛开内地升学竞争率不说,本身难道就没有问题吗?老师的教育方法科学吗?学生的学习方法合适吗?
中国的高考大多是一群笨学生,傻老师,呆家长之间的游戏——不然,考个本科就那么难,有必要学成那样?
老头在煎熬中曾不止一次感到势单力孤的微弱,心中不止一次的呼唤着那个男孩——“要是男孩在就好了”。可男孩会来吗——不会,永远不会。在最悲苦的岁月里,要学会的最重要一环就是如何适应孤独,如何把痛苦当做快乐来欣赏,如何和自己和睦相处,这就是男人的长成。
无数时间的拉锯,期待的局面终于出现——老头果断战胜了马林鱼,战胜了自己身体上的病痛,战胜了这一路船行之上的林林总总。可如果结局就到这,那怎能体现出生命的非常之观?
去时和马林鱼作战,回程中又陡升突变。大马林鱼的血腥迎来了不速之客,不是一个,而是一群,而是一群又一群的鲨鱼攻击。真真是九九八十一难,一个都不能少,刚歇下心神的老人又不得不重新武装起来,重新战斗,纵使万般不愿。
没有乔峰的十八掌降龙;没有杨过的弹指神通;没有钢铁侠的无尽神通,有的只是一拳一肉的钻研,有的只是永不放弃的顽强,血热之躯啊。血液在前,利益在堂,你方唱罢我登场,真是一群有毅力的鲨鱼啊。可就在此时才能体现强弱之别,正如老头在扳手腕中领会的那样“只要有相当的实力,比拼到最后,几乎就是自己的信念——只要我想赢,只要我认为自己能赢,我就一定能赢”。就是靠着这么一股子的顽强,奇迹,或许不应该称之为奇迹(起码在老头自己看来)发生了——小船晃晃悠悠的回到了岸。
可这里就一定有大团圆的结局吗?一定是香槟庆祝?一定是众人朝贺?如果你有这样的想法,只能说明你还未曾遭受重创。
喜剧之王里尹天仇的坚忍,到最后是什么呢?还不是一腔热血,淡淡泊泊,只是在观众的召唤下,在舞台的呼唤前,那份曾有的梦想又悸动在前。就像他对娟曾痛诉的那样“我太累了,我这辈子遭遇了太多的挫折,如果连你也失去了,我真的撑不下去了”!
到底是怎样的打击,到底是怎样的重挫,可以让一个心如钢铁的人都能展现孩子一面的柔软?如果说喜剧之王是一部电影,那还不如说是一部纪录片,还是一部剪短版。
话题拉远——大马林鱼还大吗?怎么会大,怎么会大呢?在现实困难的重挫前,不断的压缩,不断的屈服,最后只剩下一副骨架,就剩个头与尾巴,多少人最后剩下的还不如这条马林鱼呢?可老头失败了吗?
按照世俗的观点,确是功败垂成,功亏一篑。可就像一条在海洋里的鱼,曾经以为自己见的就是全世界,无忧无虑;忽然某一天被人捉到海岸,假设没有被做成大餐,而是最终放生,之后回到大海,回到曾经生活过的地方,想想这条鱼还是那条鱼吗?这条鱼还和以前的同伴有共同语言吗?
只是因为它曾有机缘见过另一个世界,看到了那样一片田野——原来天地间还有这样的活法啊,原来世上真的还有那样一群人啊!
那些老伙计,那些岸上的老邻居,甚至是远道而来的人看到那副大马林鱼骨架,都暗自惊叹。原来他们从没见过这样大的马林鱼,从这条鱼就可以看出当时的战况是多么激烈,这个老头真的是跟我们不一样。就在这时候那个男孩又出现,暗自想象下次一定要紧紧相随,其实真正长大的你我深知——再遇到这样的时刻,还是会孤身一人,还是要孤军奋战。或许那个男孩一直都待在心间,他的角色只是在事后为自己独自舔舐伤口。
写到这里,心神渐渐平和了,真是有点意思。或许这本随行散记就是那个男孩吧;或许这本随行散记就是我世上的唯一一个朋友,一个永恒的精神家园,在这里,永无喧嚣,桃花源;也是另外一个自己,永世相随。
有的人把这里当做自媒体——挣钱;有的人把它当成内容创业——成功;还有的人把它当成赢取身前身后之名;而于我呢,我为什么要写这本“随行散记”呢?
老人的线紧牵,爱的信念;岁月的帆,已是渐行渐远;爱的诺言,一点点走向长眠;字体好久没练,挥手间,依旧一地诗篇<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