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欧巴]
陈平看出公孙敖的担心,说道:“这些外城郡军队,或许是左右大梁保卫战,或者说延续魏国存在的决定性力量。”
“大将军只要下达命令,给所派各城郡万人之将充分的征兵、训练、调动的自主权,除了像我大梁一样,实行全民备战外,命令他们坚持做两件事,即可扭转战局。”
“哪两件事?”公孙敖前倾身体,问道。
陈平:“第一件事,固守城池,遇围不救。”
公孙敖有点懵了,这两者听起来好像有点矛盾啊。
陈平:“固守城池,是要积极募兵,组织训练,修护防御,遇敌来攻,即可固守城池。”
“守城时各自为战,拼力顽抗到底。颁布拼死固守令,有不尽力战而降者,任何士卒皆可斩其头,斩者即为守将。”
“这样,每城郡之守,必将带兵拼死抵抗,最大限度消耗和迟滞秦军的进攻。”
“遇围不救,就是除了守卫本城拼死抵抗之外,即使他城求助,也不得倾城而出,全力救援。”
公孙敖忙问:“‘遇围不救’,用意为何?”
陈平:“为了保护城池和消耗秦军,防止我军被秦军调动,在城外被歼。以每城郡万人之军,据城而守,可以一抗十,就像安陵那样,一个城池最少可拖住数万秦军。”
“而一旦离开城池,那就是一对一了,迟早会被秦军逐个吃掉。秦军向来喜欢围城打援,歼灭有生力量,我们必须反其道而行之,凭城据守,耗费时日,尽量杀伤敌军,岂不是秦军最头疼的策略。”
相国道:“嗯,有道理。可是那城池终究会破,那守军岂不就……”
陈平道:“即使城破,已经给秦军大量杀伤,战略拖延、消耗敌军的目的,已经达到。”
“城破之后,将士守卒可展开巷战突围,就近编入附近郡守军队再战。如此节次抵抗,秦军如果逐城攻取,恐怕几年也拿不下魏国。”
公孙敖点头:“如此说来,遇围不救看似违背兵法,非胆识之士不敢擅为,当今之时,却是可行之计。”
陈平接着道:“遇围不救的要点,就是以城为据,耗敌杀敌,避免和强秦力拼,以我之强,对敌之弱,最大限度保存有生力量,避免被敌歼灭,此乃第一要务,务必作为军纪传达执行。”
公孙敖问:“那第二件事?”
陈平道:“第二件与第一件相关,就是充分授予在外城郡将领的灵活作战的决定权,积极开展对秦军的‘麻雀战’和‘游击战’。”
“虽然强调遇围不救,但不是说军队闭城不出,如果没有秦军来攻,则可以适当出击,灵活机动的展开游击战。”
“而对于被围之城,不被秦军围城所诱,要以我为主,趁敌不备,主动出击,与围城秦军展开袭扰。”
“不管哪座城被攻,附近各郡军队,均要轮番派出小股精锐骑兵,在攻城敌军的外围偷袭、夜袭秦军,就像麻雀一样,频繁攻击骚扰秦军。”
“这一行动,授予诸郡之将充分的行动自主权,不必请示,灵活机动,根据地利和战场时机,各自为战,以消灭秦军有生力量为主,以疲惫秦军为目的,互相配合,使秦军顾此失彼,疲于应付,无处发力。”
公孙敖点了点头:“这倒是个好计策,秦军大规模军队,想打也无处发力。”
陈平接着道:“对于秦境距大梁的沿途各城军队,命其开展游击战,要日夜袭扰秦军的运输线,使秦军每运送一粒粮食,一只秣禾,都要付出代价。”
“主要目的:断敌运输线。以山为要,利用地形地利优势,不断袭扰、甚至彻底切断秦军粮道,使秦军粮草接济不上。”
“无论什么战将、再厉害的军队都要向粮草低头,一旦切断秦军粮草,军队很快就会陷入极度混乱的状态。”
“就拿秦军后期保障能力来说,运输一石粮食到前线,需要消耗十乃至几十倍的成本,我们反复袭扰反复切断,必将极大增加秦军的后期保障困难。秦军,虽然战力恐怖,但后勤恰是他的弱点。”
“以长平之战为例,其实秦军不是胜在离间赵王以赵括换廉颇,秦军偷换白起;也不完全是秦军的诱敌深入战术,最终之所以秦国战胜,实则胜在军粮上。”
“长平之战持续了三年,到了后期,双方的后勤压力都到了极限,临阵换帅、急于出战也是赵国支撑不下去的表现。”
“而秦王听说赵军被围在山谷里、粮草被断,但又无法一举消灭赵军。为了支援秦军,增加粮草供应,秦国甚至不惜实行赐民爵一级,动员国内十五岁以上劳力奔赴长平运送粮草。”
“战场上的大军就像一只风筝,没有后期粮草的保障,战争局势马上急转直下。”
“最后,粮草决定了长平之战的结局。说白了,赵军是被饿的不行了,才放下手里的武器。”
“后来赵军的投降以及被坑杀,其实都是后勤补给不足造成的。因为秦国也处于崩溃的边缘,几十万降卒的吃喝,是个巨大的麻烦,否则白起也不会坑杀投降的赵兵。”
“所以,断敌粮草,是本次大梁保卫战的决胜关键所在,有请大将军,严令沿途各城郡之将,务必坚决贯彻执行。”
陈平引经据典,侃侃而谈。
“好。”
公孙敖待陈平说完,忍不住喝了一声彩。
相国魏陉喜笑颜开道:“想不到陈平君有如此退敌良计,实乃大将军之福、魏国之幸啊。”
公孙敖道:“老夫粗鲁刚直,适才唐突冒昧,还望陈平君莫要见怪。”
陈平起身相谢道:“承蒙相国大人、大将军能容在下畅言,感激不尽,如能为保大梁存魏国,略尽绵薄之力,实是愚下平生之愿。”
相国魏陉续问道:“陈平君似有余计,还未尽言,敬请道来。”
公孙敖忙道:“还望陈平君言无不尽。”